成人高考史地知识点总结(汇编六篇)。
成人高考史地知识点总结 篇1
第1课时繁盛一时的隋朝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他就是隋文帝;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
2、隋朝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在在位时开凿。从605年起。
观察课本第4页的隋朝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
(3)三点:中心在,北达,南至。
(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邗沟、。
(5)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的运河。
(6)作用:。
第2课时贞观之治
1、隋朝的统治跟(朝代)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隋朝:581-618年)
2、唐朝的建立:时间年,建立者是李渊(唐高祖),都城在。高祖退位以后,传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
3、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吸取隋亡的教训;②重视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③注意节俭;④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
6、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
北京人约70-20万年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群居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一万八千年和现代人基本一样打制石器磨光、钻孔人工取火审美氏族采集、狩猎、捕鱼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
3、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
第3课时开元盛世
1、前期年号是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
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
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发达;②陶瓷业发达,和(最为有名)
商业方面:商业繁荣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句诗赞颂的哪位皇帝在位时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你能归纳一下该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
第4课时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的诞生:
⑴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⑵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⑴唐太宗:①扩充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⑵武则天:武则天时创设了殿试和。
⑶唐玄宗:①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②玄宗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
3、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
⑵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
⑶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
了解: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第5课“和同为一家”
1、被称为天可汗的是。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他奉行的民族政策。
2、在西域设立军事和行政机构的皇帝是和。
3、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4、唐太宗时把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中宗时又将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5、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其首领被唐玄宗封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6、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后来南诏统一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首领为云南王。
7、连线搭配:
千寻塔吐蕃维吾尔族
大昭寺南诏藏族
布达拉宫回纥彝族、白族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1、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都称中国人为。
2、“”指今印度半岛;“大食”指今阿拉伯半岛;“波斯”指今伊朗。
3、隋唐,中日两国交往非常频繁。日本为了学习我们唐朝先进的文化,派遣了许多使者来到中国,这些使者被称为“”。
4、唐玄宗时,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和文化传播作出重大的贡献。与他相关的建筑是。
5、唐太宗时,高僧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是研究中亚、印度和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1、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欧洲年后才建有类似的桥。
2、唐朝最繁华的城市是,唐朝的是建筑艺术的代表。富丽堂皇。
3、唐朝印制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
4、“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这是唐朝医学家的.名言。他的医药学著作是《》。
5、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多位诗人的近万首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和。
诗人称谓生活的时代代表作作品主要特点
诗仙初唐
盛唐转衰“三吏”“三别”
白居易中唐
6、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7、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1、唐朝著名书法家有:和。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他自创“颜体”。柳公权自创“柳体”,后人把他们并称为“”。
2、唐朝著名的画家有:和。被后世称为“画圣”。
3、、连线题:
颜真卿《步辇图》
柳公权《多宝塔碑》
阎立本《玄秘塔碑》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4、石窟艺术在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大部分洞窟是时期开凿的。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因为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其内容主要是宣扬佛教。(飞天)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10世纪初,族杰出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都城在。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960年,后周大将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史称北宋定都(开封),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3、北宋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在寇准的建议下宋真宗来到澶州城亲自作战,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4、11世纪前期,族首领建立西夏,都城在。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北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后来,双方议和,元昊向北宋称臣,北宋给西夏岁币。
5、12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在会宁称帝,国号,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6、金建立后,先灭辽,后又于1127年灭掉北宋。1127年,建立南宋,都城在(杭州)。
7、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带领的岳家军英勇杀敌,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后来奸臣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炸秦桧——油条)
如何评价岳飞?——女真贵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正义的。
8、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1、五代十国、宋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江南农业发展的原因)
2、五代十国、宋朝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3、五代十国、宋朝时期,南方手工业的发展表现
4、五代十国、宋朝时期,商业发展表现
北宋时,著名的商业城市市是和,南宋时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宋朝的海外贸易很发达,和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
5、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成人高考史地知识点总结 篇2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
1.背景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2.条件
①经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
②思想:法家学说为秦的统一奠定理论基础
③客观:人民渴望统一
④主观: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措施(巩固统一)
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通灵渠、修长城、移民等。
5.影响
①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内容 ①权力高度集中天下大权,集于中央 中央大权,集于皇帝②皇权至上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帝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③皇帝独尊(皇帝神圣)创制皇帝专用称号(朕、 制、诏 、玺)④皇位世袭
2.特点 皇位世袭——权力的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三、中央官制
1.内容:三公九卿 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传下达,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军务九卿(诸卿):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分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2.特点 ①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以减少决策失误。
3.利弊 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专制独裁,缺乏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的机制。
四、郡县制
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建并的地区设郡县②秦统一后,通知区域空前扩大③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内容: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建立相应的地方官僚机构,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3.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成人高考史地知识点总结 篇3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1、商的政治特点:
(1)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
(2)实行宗法制;
(3)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即“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权利和义务:
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
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
评价: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
影响: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补充与拓展:
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2、宗法制也是一种宗庙之法。其实质是按照血缘关系在其宗族内分配政治权利,以保持贵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和财产的分配。
成人高考史地知识点总结 篇4
一、考点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成人高考史地知识点总结 篇5
一、试卷分析
1、本次期末考试检测的范围为初一下册。试卷由这次期末考试试题由区命题,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2、从总体上以基础知识为主,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图文并茂,题型设计灵活多样。
3、知识点考察全面,既有基础知识的再现,又有基本能力的提升,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可以说命题思想和难度比较贴近历年的中考试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本次考试全年级平均分为68分,合格率为73.4%,优秀率为33.4%,高分率为8%。各率均在街道5所学校中分别排第5名、第5名、第4名、第5名,其中进步较大的班级是15班、2班、11班、4班。
2、从单项选择题的情况来看,选择题满分是60分,学生平均分为42.6分,得分率为68.67。其中选择题中的第12题、第11题、第23题、第30题、第15题、第4题、第26题、第20题为错误率偏高的题目。这些题目集中体现了学生的读题和解题能力缺失。尤其是错误率最高的唐朝对外关系于民族关系的.区别,这题的知识点并不难,主要是学会区分,分析两组关系的根本区别,分辨“对内”和“对外”的区别。学生误选的原因不外乎这几点:基础史实记忆不牢固、基本概念掌握不准确、基本原理理解不透彻、材料理解不到位。学生在牢固、全面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还要辅之以一定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3、从综合题的情况来看,综合题满分是40分,学生平均分为21分。可见综合题某些部分设问较为灵活,学生审题能力和理解题意上存在不足,导致知识无法灵活转换和运用。其中31(3)、31(4)、32(2)、32(3)、32(4)、33(2)、33(3)、33(4)的得分率均低于60%。具体分析如下
答题中存在的问题:①错别字比较多。隋炀帝的“炀”字,《本草纲目》没有添加书名号等错误率很高。②知识点没掌握。学生审题不清。第1、2问出现很多漏写的现象,估计是因为问题是句号,不是问号;学生不仔细审题,出现漏题。③答题顺序有误。部分学生没有按题目顺序答案,答案位置调换。④学生书写马虎。由于部分学生的书写马虎,评卷时看不清楚答案的内容。⑤概括能力不足。学生对中医药,材料中的特点概括不到位,很多学生照抄题目的物品,并没有理解特点二字。⑥答题不大规范。部分学生没有写清中国传入西方和西方传入中国分别是什么特点,而是回答了都具备什么特点;没有分点回答,卷面比较乱。另外,出现口语化现象等。
三、今后教学建议
1、加强集体备课的研究,充分利用好每周二的教研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预先对下一周的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的探讨,结合教师的个人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3、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4、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进而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
5、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尤其要重视中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7、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8、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成人高考史地知识点总结 篇6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狭义:罗马公民法
广义: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法律制度
二、发展演变
1.起源:早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制定: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细
影响: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保护了平民利益。
局限:它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1)公民法
概念:在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2)万民法
背景: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 商贸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许多新问题
内容: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
影响: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完善:《民法大全》
时间:6世纪
过程: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作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主要内容
1.类型
形式:成文法 、习惯法
结构:公民法 、万民法
2.核心内容
保护私有财产 ;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实质
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四、作用
1.维系统治
(1)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
(2)调整纠纷,缓和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统治
(3)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2.影响深远
(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2)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3)近代资产阶级将其作为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