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行业的工作总结(汇总八篇)。
时光飞逝,伴随着比较紧凑又略显紧张的工作节奏,一年的工作就这样接近尾声,在经过一年的努力后,我们终于可以说自己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了更多的进步,好好的总结下自己这一年的工作,让来年少走弯路吧!千万不能认为年终总结随便应付就可以,这是展现表达力的机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资销售员年终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资行业的工作总结 篇1
我局积极有效开展各项打假护农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经营假劣农资行为,确保全区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现将20xx年放心农资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我局开展放心农资创建工作主要是“紧扣一个中心,推进两项建设,实现三大提升”即以农资打假护农为工作中心,全力推进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和农资企业经营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执法水平,提升全区农资经营企业规范经营水平,提升广大农民规范使用农资产品水平。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农资市场监管。农业行政执法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00多人次,对城区各主要农资经营门市每月检查1-2次,重点市场、重点区域每月检查3次以上,各镇主要农资经营门市每月检查一次以上,巡查的频率比上年有大幅提高,强化依法抽检工作,提高了执法监管效能。
2、执法案件查处。20xx年共查处农资案件27起,办结农药案件23起,肥料案件4起,查处涉案农资产品400余件,查处案件数量比上年有大幅提升,查处质量也有大幅度提高。
具体工作措施:
一、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 全面提升农业行政执法水平。
针对办案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从两方面入手提升执法水平:一方面, 狠抓执法队伍自身建设,狠抓执法人员素质、水平的提高,加强执法人员专业法律法规学习,组织自学新法规,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义务,严格执行农业部《六条禁令》,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年初,我们制定和完善了学习制度、值班制度、分工制度、会商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加以对照规范,明确奖惩措施。另一方面,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坚持文明执法,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寓执法于服务、教育之中。既要依法开展执法活动,帮助找出问题及存在的原因,同时提出防范避免措施。一年中,未办过一起错案,未发生执法过错,执法人员无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树立了农业行政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宣传 搞好服务 积极营造浓厚农业执法氛围。
为促进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今年加强了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围绕“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主题活动,积极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广泛普及宣传农业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大规模地宣传和现场咨询培训活动,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农药新六项规定》等法律法规宣传材料15000多份,有效提高了全社会的农业法律水平。二是组织农资生产经营人员进行农业法律法规培训工作,利用送科技下乡、农民培训工程等培训活动按区域分片集中培训农资经营人员、种田大户、农民代表500多人,同时发放《选购农药常识》、《农药真假鉴别》、《种子选用常识》、《直播有风险、种植须谨慎》等宣传资料5000多份,提高了广大农资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农民安全使用农资水平。三是设立农业行政执法举报电话,提高了全社会参与监督的效能。通过宣传周活动,提高了农民使用农资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
三、恪尽职守 严格监管 强势打击经营假劣农资行为。
在农资市场整治打假中突出种子、农药、肥料三个品种,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农时、不同区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将监管重点下移、监管关口前移,重点加大对农资批发市场及农资集散地的检查,把镇级集贸市场、城镇结合部、村级经销点作为重点监管区域。
通过近年来放心农资创建工作,我区已有规范的放心农资配送点4户,其配送产品已占全区农资销售的75%以上,在为农业提供放心农资的同时,也大大减轻执法部门的执法压力,对保障全区农资市场稳定提供巨大支持。
农资行业的工作总结 篇2
今秋以来,我们按照农业部《关于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的通知》要求和省农业厅安排部署,结合我市实际,认真组织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活动,进一步落实农业行政执法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维权意识和诚信意识,严厉打击各类违规违法行为,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保护了农民利益,保证了秋季农业生产的安全,现将秋季农资打假工作小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严密组织
农资打假一直是我们农业局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接到省农业厅转发的农业部《关于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的通知》后,局领导及时组织各职能科站召开了农资打假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到这次开展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是是实现明年夏粮丰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直接体现。于九月份下了市农法发[20xx]70号《关于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的通知》,对所辖县(区、市)的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为这次秋季农资打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今年以来,市县两级有关部门一直把农业法制宣传教育作为一个工作重点来抓。积极组织了植保、种子、农药等专业人员,开展了街头咨询、送法下乡,结合秋耕生产积极宣传农业法律法规,并将简易识别、使用优质农资和“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和“购种须知”等编写成宣传资料进行了发放,共印发宣传资料8万份。我们还印制了**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工作卡片,扩大农业综合执法的影响,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服务。通过宣传,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维权意识,也提高了农资经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守法意识,为推进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周密安排,严格执法
根据秋季农资生产经营特点,我们采取重点检查与面上检查相结合,突击性检查与经常性监管相结合,市场监督与引导企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农资产品质量和市场开展了执法监督检查和重点案件的跟踪查处工作。在工作部署和实际工作中明确种子、农药、肥料为打假的重点产品。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在九月底对小麦主产区的农资市场进行了抽查,在9—10月份,出动执法人员1920人/次,检查企业24个,整顿市场132个,查获种子46040公斤,农药200公斤,货值15.35万元,挽回经济损失32万元。我们在接到山西省农药检定所对太谷恒丰日光温室技术服务部、榆次绿丰农业科技部、榆次太行种子服务部和榆次鹏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农药质量抽检不合格报告后,及时组织执法人员查扣了不合格农药,立案审查,目前此案正在查处中。通过这些举措使**市农资市场秩序取得了根本性的好转,保障了秋季农业生产安全。
四、存在问题
1、农资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农资打假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按现行的农业法律法规无法处理。如经营不适宜本区域的国审品种种子,没有规定如何处罚;化肥管理等尚缺乏相关的法规和强制标准,农药管理相应的配套办法或实施细则也要修订和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一些农资产品管理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当前农资生产和市场监管的要求。
2、执法手段落后,执法经费短缺,综合执法亟待加强。现在农资打假工作的'形势要求我们在交通、通讯、取证、技术检测等方面必须达到一定水平,但目前市、县两级综合执法队伍虽已经市编委正式批复,各县(区、市)农业局也正在积极筹备组建,但各县(区、市)编办的正式批文还未下达,只是先行抽调人员开始工作,所以现在的状况很难具备这些条件,同时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这就不能适应现阶段农资打假工作的形势。因此必须尽快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综合执法队伍在农资打假工作中的作用。
3、经营小麦品种区域不适宜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些经营者在利益的驱动下,擅自引进不适宜本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虽然是国审品种,但种植适宜范围没有本区域,且为半冬性品种,如屯玉祁县种业经销门市部经销的石家庄8号、太谷山西晋生种子实业有限公司经销的济麦21号小麦种子均属于半冬性品种,在我市存在重大越冬隐患。
农资行业的工作总结 篇3
根据省局《关于20xx年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工作的通知》,我市质监系统认真履职尽责,迅速行动、周密安排、狠抓落实,把整治与规范、监管与自律的各项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有效遏制生产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现将农资打假专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行动迅速。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农资专项打假工作,分管领导亲自抓,迅速研究,及时召开全市质监系统农资打假工作会,传达和学习国家、省、市关于农资打假相关文件精神,就组织领导、宣传动员、阶段分工和信息报送等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强调,要求全市质监系统进一步提高对农资打假专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专项打假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同时结合xx市实际印发了《xx省xx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2009年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质监局明确农资专项打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突出重点,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工作方案,确保专项打假行动取得实效。
二、周密部署、内容丰富
我局制定了《xx质监局“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实施方案》,并召集各区县局分管领导对宣传周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分成7个“农资打假下乡”宣传行动组深入各乡镇开展农资打假下乡宣传活动。
(一)组织“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检测活动。“农资打假下乡”共进村120个,入户436个,深入农资销售商店及农户家中,抽取农资样品并免费检测共140个,检测合格率为66%。
(二)开展现场咨询、现场受理举报投诉活动。3月13日为我市“农资打假下乡”集中宣传日,7个宣传行动组分别在7个区县乡镇开展了现场咨询、现场受理举报投诉活动,并邀请了当地农技站及化肥企业人员共同参与,向农民群众宣传如何辨别真假化肥、如何选购农膜及农机产品、如何选购农药等基础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10747份,受理农民咨询共1449人次,受理农民举报投诉案件13起。
(三)召开生产企业座谈会。3月6日我局召集全市农肥生产企业负责人和各区县局分管执法工作领导对如何确保我市农资产品质量进行了座谈。欧局长在座谈会上指出:农资产品质量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希望我市农资产品生产企业要有做“良心农资”的.理念,切实增强产品质量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全市质监部门要充分认清肩负的责任,切实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并把监管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四)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自农资专项打假行动以来,我市质监系统统一部署,对有过质量违法行为的企业重点检查、反复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83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05台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11个,查办农资案件44起,查获假冒伪劣化肥共104吨,查获假冒伪劣农资货值共18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1.4万元。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今年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中,我局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参与,深入活动现场,重点对“农资打假下乡”、查办大案要案、标本兼治措施及12365打假投诉举报咨询台维护农民利益等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等方面进行宣传和报道,营造了有利于农资专项打假工作环境的舆论氛围。同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社会监督,更有利于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三、取得的成效和不足。
通过三个月的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质量法制意识和识假辨假的能力,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查处了一批不合格的农资产品,xx市农资生产企业的责任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我市农资生产经营秩序有了进一步的好转,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当然,此次活动仍有不少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如检查涉及到的区域还不够宽,涉及到的农资种类还不够多等。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工作,变专项行动为常态监管,不断增添措施,抓好生产源头,确保农资安全。
农资行业的工作总结 篇4
根据xx市质监局发〔20xx〕xx号文件【xx市质量技术监局转发省局《关于开展20xx年农资执法打假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我局对辖区内农资生产企业进行了春季打假专项工作,现就此阶段检查作如下汇报:
一、统筹整治,加大宣传
根据文件指示,我局把农资打假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在往年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对农资产品的执法监管力度,狠抓查办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的事件,严厉打击制假违法行为。通过散发宣传资料,建立农资案件举报、处置、反馈快速通道等方式,对农资打假活动进行重点宣传,普及打假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维权意识。同时加强与新闻媒体密切合作,一旦发现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布,杜绝假冒农资流向田间地头,同时积极组织对“农资打假下乡”和查办大案要案、标本兼治措施等方环境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有利于农资专项打假工作环境的舆论氛围。
二、主动出击,全面排查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人力对我市市区农资配送中心(销售),xx煤化工掺混肥分公司,xx煤化工有限公司,xxxx煤化工有限公司4家大型农资企业以及辖区内5家小型农资销售门市进行了专项检查。此阶段农资专项打假工作中,当前我局共出动执法车辆11车次、执法人员35人次。检查中我们以掺混肥、尿素、复混肥、氮肥产品为重点,主要检查产品有效成分不足、标识标注不合格、无证生产及包装净含量不足等违法行为。截止目前,尚未发现这些企业、门市存在假冒伪劣农资的生产及销售行为。
今后我局将依照上级指示精神,继续加大对农资产品的.日常监督检查,全力做好今年的农资专项执法打假工作,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农资行业的工作总结 篇5
20XX—20XX年度,我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技术指导员,主要负责东兰县花香乡大乐村、花香村、干来村三个村共10户水稻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示范产业水稻增产增收为目标,以推广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为手段,促成示范户掌握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认真遴选科技示范户,签订协议。经过和村干部交流,从现有农户中筛选出10名知识水平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科学种田意识的农民作为科技示范户,并以10户科技示范户为重点指导对象,按照计划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水气平衡栽培技术》等技术培训和指导,使科技示范户的科学种田水平有进一步提高。经我指导的科技示范户,2016年种植水稻的产量有所提高,9月12日经专家组的产量验收,梁彩先示范户作为竞赛田户主,亩产折干675.29公斤,荣获全县水稻高产田竞赛二等奖。
二、确定工作目标:
以示范户掌握水稻高产的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实现水稻节本增收。今年在示范水稻上推广主要技术有:
1、推广水稻高产优质杂交新品种:中浙优8、广西优2017、Y两优3218等高产优质水稻杂交良种。
2、采取软盘抛秧和旱育保姆技术育秧技术,改变了他们原来的传统水育秧方式,培育出壮苗,俗话说得好“好苗一半收”。
3、在施肥上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取“前促-中控--后补足”的平衡施肥方式,使水稻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协调,达到蘖多、穗大、籽粒饱满。
4、“病虫草鼠”进行综合防治,改变他们原来的一家一户防虫治病方式,“你防他不防”的驱赶式防治效果差,农本高。今年我及时提供给他们《病虫情报》,示范户和辐射户有了防虫指南,知道什么时候防虫治病,用什么药,基本做到了群防群治,省药省工省成本。
三、确保信息畅通,及时解决具体问题:
将10户科技示范户集中起来,座谈交心,帮助分析各户在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各户水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劳动力紧张,机械化程度不高,品种单一,育秧技术传统化,栽插质量不高,密度过稀,不能形成高产所需的有效穗,施肥缺乏科学性,盲目施肥,不合理施肥普遍存在,病虫害防治上:盲目用药、“你防他不防”现象普遍,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针对各农户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户制定相应的技术指导方案。
四、落实政策,及时发放物化技术补贴。
科技示范户是我们推广农业技术的平台,是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样板,所以,我每次到联系户去指导都挂“科技指导员”胸牌,给示范户挂“科技示范户”户牌,及时发放48%(16-16-16)复合肥每户50公斤的物化技术补贴物资。并认真填写技术指导员手册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
总之,通过项目的实施,对科技示范户的指导,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能把科技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去。但所做的工作离农技推广体系的要求比较远,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科技知识,认真履行科技指导员的职责,把农民急需的技术、政策、信息传授给科技示范户和农民朋友,为我县农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农资行业的工作总结 篇6
一、农资行业销售潜力:
由于目前国内农资公司主要经营的是无机化肥。
化肥在我省的需求量每年为500万吨,销售额大约为50亿元左右,株洲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100多万亩,化肥需求:尿素3—5万吨,复(混)合肥5—8万吨,其他单质肥2—4万吨,销售额在5亿元左右,而化肥品种及重要生产厂家见下表:
二、国内农资经营状况:
1、建国初期,组建供销合作社,由供销合作社组成了农资公司、机电公司、百货公司、纺织公司等专业公司,几级销售网络遍布农村。
2、直至1999年以前,农资供应一直是国家统购统销,政府定价,供销社销售。1999年之后,中央领导放开四个渠道经营农资:供销社、农业局、厂家直销、农民个体经营。
3、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经济政策的.改善,农资经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价格放开,优惠政策减少,品种更新,品牌推出,服务增强,网点增多,物流改善,市场运作等,但总的来说,国家对此仍十分关注,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来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资供应。比如农资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对生产企业能源优价、产品补给、铁运价格优惠、冬储者贷款贴息、送肥下乡等。
三、农资经营特性:
1、农民对农资有什么需求呢?90年以前:相信政府、被动接受,只要保证供应、价格统一; 90年至今:货真价实;今天之后:品种多样、科技进步、服务周到。
2、农资经营特性是由农作物需求特性决定的,如水稻每年有1—2次价格波动,大约100%,不好也有30%以上,这就带来了商机,平时保护好渠道,波动时靠信息、渠道、货色和经验获利。
3、农资经营从统购统销经历了放开经营,规范市场,品牌经营,业态更新。四个阶段,现在已形成现代市场营销的雏形,但由于各公司实力弱,素质不高,管理跟不上,规模小,成本高,服务不佳,效率不高,市场运作能力不强,渠道多而未形成科学网络,商家多而未能抵御市场风险,形式多而未能满足农民需要。
4、随着土地维护承包和科技进步、声望提升,经济作物和部分水稻在省内已开始出现大规模基地建设,针对基地销售可采用团购大客户销售等方式。
5、还有精准施肥、电子商务、快速消费品销售等新生事物也受到市场欢迎。
四、当前主要的农资企业:
在大好形式前提下,各地农资经营企业也使出浑身解数,争奇斗艳。 我省省级公司:有湘农公司、湘农连锁、隆科农资和隆科连锁、中化湖南分公司、浙农惠多利、徽农辉农公司等。
各地市、县的农资公司都是以民营企业为主:如株洲市农资公司、天元农资、惠农农资、石峰农资、汇丰年农资连锁超市;
厂家有:隆科肥业、永利化工、智成化工、海达化工 株洲县大户:文开家
醴陵大户:屈智勇、醴陵供销社
攸县大户:尹跃康、朱汉凡、单建国、彭三林 茶陵大户:刘跃生、陈珍新 炎陵大户:段盛荣、段园生、李超胜
五、今后农资经营发展展望:
今后的农资经营国际上有许多模式,根据国外经验和中国特情,我认为今后农资的发展有以下几个倾向:
1、坚持市场经营模式。
2、政府通过供销合作社和一些国营农资企业对市场经行调控,目的是保证农民利益,重点是控制大化肥供给比例(强储量、出口量)。
3、经营上规模,连锁是一个较好的形式。
4、基地销售开始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