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文 >地图 >礼仪培训 >

礼仪小姐的常识

礼仪小姐的常识

时间:2025-04-14 作者:一篇好文

相关推荐

礼仪小姐的常识(热门三篇)。

礼仪小姐的常识 篇1

基本礼仪

(一)电话礼仪

接打电话要做到语言文明、态度文明、举止文明。要使用电话基本文明用语,如:您好!、你好!、请、劳驾、麻烦、再见等,声调要愉悦,语音和音量要适中,咬字要清楚。主动给对方打电话时,应在对方的工作时间内联系,尽量不要在节假日、用餐时间和休息时间给他人打工作电话(特别紧急时除外)。打国际电话还要考虑时差。电话礼仪提倡以短为佳,宁短勿长,对通话的时间通常控制在三分钟之内。

(二)引路

1.引导:接待人员应走在客人的左前方一点的位置,遇到转弯时,应用右手示意,说声请走这边。

2.如果是自己陪同客人,担当主人,应让客人位于自己的右侧,以示尊重,注意要并排走,不要落在后面。

3.如果是陪访或随同人员,一般走在领导的两侧偏后一点或后面。

(三)上下楼梯

上楼梯应让客人、领导、女士先上,接待人员在后;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在前,让客人、领导、女士在后。这既是礼节,也是为客人安全着想。

(四)乘电梯

现在一般都是无人驾驶的自动电梯,所以接待人员要自己先进去,再让客人进去。到达时应让客人先出去,自己用一只手挡着电梯门一边或按着电梯开门的按钮,防止门突然自动关闭,夹伤客人。

(五)进出门

1.进门应先把门推开,站在门口,用手示意,请客人、领导进去。同样,出门时也相同。

2.如果自己是主陪,走到门口时,应用手示意,有礼貌地说声请。

(六)介绍

当客人与己方人员见面,在介绍时应记住以下两点:

1.右手心朝上,五指自然平摊,有礼貌地以手示意,并简要地说明被介绍人的单位、职务、姓名。

2.介绍应遵守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原则。也就是说,在为他人作介绍前,先要确定双方地位的尊卑,然后先介绍位卑者,后介绍位尊者。这样可使位尊者优先了解位卑者的情况,在交际中掌握主动权。

(七)握手

1、握手的先后次序

根据礼仪规范,握手时双方伸手的先后次序,应当在遵守尊者决定原则的前提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1)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时,应由年长者首先伸出手来。

(2)长辈与晚辈握手时,应由长辈首先伸出手来

(3)老师与学生握手时,应由老师首先伸出手来。

(4)女士与男士握手时,应由女士首先伸出手来。

(5)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时,应由已婚者首先伸出手来。

(6)上级与下级握手时,应由上级首先伸出手来。

(7)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时,应由职位、身份高者首先伸出手来。

在工作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闲场合,则主要取决于年龄、性别、婚否。

在接待来访者时,握手的次序应如此安排:当客人抵达时,主人应首先伸出手来与客人相握,以示欢迎;在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以示再见。

2、握手的力度和时间

(1)握手之时,为表示热情友好,应当稍许用力;与亲朋故旧握手时,所用的力量可稍大一些;而在与初次相识者及异性握手时,不可用力过猛。

(2)通常,与他人握手的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一般来说,握手的时间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即握上一两下即可。

(八)互递名片

接待活动中,互相赠送名片是一种极为寻常的事,在向对方赠送名片时应起立,双手递赠,以示尊重。在接受名片时也要双手,接到对方名片后一定要看一遍,切不可不看一眼就装在衣袋里或拿在手上把玩,更不能把名片放在桌上,再在名片上压上别的东西,这些都是对别人不尊重、不礼貌的行为。

(九)乘车

1、上车应让客人和领导先上,接待人员在后;下车接待人员应自己先下,客人和领导后下。

2、乘坐小车,主人在左边,客人在右边,陪同坐在驾驶员旁边位子,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为了客人安全。

礼仪小姐的常识 篇2

会议是组织实施管理的一种手段。会议服务礼仪是指会议厅、会议室的环境规范和布置规范,摆台规范、设备使用规范,会议期间服务礼仪,会议服务基本礼仪,特殊会议服务礼仪及种类的附属设施服务礼仪。

会议服务礼仪注意事项

1.一般说来,会见前准备工作在会见开始前30分钟完成;

2.为了做好会谈服务工作,服务员应事先掌握会谈服务要求与时间;

3.会见结束后,服务员清理会场,发现客人遗留物品,而此时客人已离现场,物品应交主办单位;

4.会谈服务中,如有合影,合影位置应按礼宾顺序以主人右边为上宾,主客双方间隔排列;

会议服务礼仪茶水服务知识总结

1.当宾客到达会见厅,主人到门口迎接的时候,服务员应撤下主人用过的小茶杯;

2.参加会见的宾主双方入座后,服务员应同时分别按主宾、主人及其他陪客的次序上茶水;

3.为客人上茶,茶杯把要朝向客人右手一侧;

4.服务员为客人倒水,应注意不要倒的过满,一般7分满为宜;

5.会谈服务中,服务员为客人续水,取杯时身体姿式应左脚向两椅子的空档跨出半步;

6.会谈续水操作要领,服务员左脚向两椅子的空档跨出半步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夹住杯盖,端下茶杯,在座位的右后侧把水倒入杯中,然后盖上杯盖;

7.如果会见时间较长,中途应为宾主双方上毛巾,一般每隔40分钟左右续一次毛巾;

8.一般对于学术讲座或报告会,服务员要随时为主讲人续水送巾;

9.对于小型报告或学术讲座的会议,服务员应在开会前半小时,摆上茶杯、便笺、铅笔等。

会议服务礼仪座次知识

会议现场布置要求一般应根据参加会议的人数做相应的调整。通常来讲,规模较大的会议可安排成丁字形、规模较小的会议可按U字形布置。常见的会议现场布置及座次礼仪如下几种:

长方形会议桌

这种会议桌适用于内部会议或者双边谈判的现场。进行内部会议时,职务最高的人应该位于短矩形边的一侧,并且应该面门而坐。进行双边谈判时,双方可分别坐于桌子长边的两侧。各方职位最高者应在己方居中的位置,职位排在第二位的人坐在他的右边,第三位者坐左边,依次排列。

圆形会议桌

适用于回避座次概念的内部会议或者多边谈判。圆桌会议刻意体现与会人员平等互利的原则,淡化了尊卑概念。圆桌会议虽然回避了座次尊卑的问题,但是在入座时,按照国际惯例,各方与会人员应该尽量同时入场。

设有主席台的会议桌

内部大型会议或者对外新闻发布会一般采用这样的会议形式。主席台座次排列为前排高于后排、中间高于两边、右边高于左边。主持人的位置可以在前排中间也可以在最右端,发言席在主席台正前方或右前方。台下与会人员与主席台面对面,遵循同样的座次原则。

椭圆形会议桌

适用于内部会议,职务最高的人应该位于椭圆形会议桌的一头。

授课型会议桌

对于小型的报告会,会议厅形式布置成授课型最佳

U字形会议桌

适用于内部会议及较小型会议。

接待会议座次

接待室中间设主人和主宾席位,右为主宾席,左为主人席;陪同人员依次就座。

听众席座次

听众席的座次则是前为尊,右为尊;如果按照单位、部门名称的拼音字头顺序依次就座,也是一种平等的座次原则。

特殊情况

会见:官方或正式会见时,可以安排宾主并排而坐,客人坐在右侧。主客随行人员分别在两侧就坐,与宾主双方呈U字形。

茶话会:茶话会一般不针对具体的商务事宜,主要以联谊和沟通为目的,是商务色彩非常淡薄的一种会议形式。因此,茶话会可以不讲究座次礼仪,以便于大家交流为主。在室内,可以将椅子围成一圈,或者直接采用圆形会议桌,大家随意就座。在室外,座位可以随意调整,营造舒适、自由的交流空间。

礼仪小姐的常识 篇3

一、工作会议礼仪

工作会议礼仪的对象主要是本单位、本行业或本系统的人员。我们介绍会议纪律、端正会风两个方面。

1、会议纪律要求

如果有工作装,应该穿着工作装。比规定开会时间早到五分钟左右到会场,而不要是开会时间到了,才不紧不慢地进会场,而对别人造成影响。

开会期间,应该表现出一副认真听讲的姿态。开会也算是在工作,认真听讲的姿态不仅表现你的工作态度,也是对正在发言者的尊重。

那种趴着、倚靠、打哈欠、胡乱涂画、低头睡觉、接打电话、来回走动以及和邻座交头接耳的行为,是非常不礼貌的。

在每个人的发言结束的时候,应该鼓掌以示对他讲话的肯定和支持。

2、端正会风

我们要明确的是,工作会议仅是工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所以有必要克服开会过多、过长的形式主义作风。

如果会风不正,不仅误事,还会养成办事拖拉、工作效率低下的不良习惯。我们不妨从控制会议、改进会风两方面入手。

控制会议,就是对于会议的数量、规模、经费、时间、地点,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制定有关会议的审批、经费使用额度、管理权限的条例,并由职务较高的专人严格监督执行。

改进会风。会风能够反映出一个单位及其领导的工作作风。如果会议过多,会期过长,讲究排场气势,都是不良风气。

双边洽谈时,应使用长桌或椭圆形桌子,宾主应分坐在桌子两侧。桌子横放的话,应面对正门的一方为上,属于客方。桌子竖放的话,以进门的方向为准,右侧为上,属于客方

在进行洽谈时,各方的主谈人员在自己一方居中而坐。其余人员则应遵循右高左低的原则,依照职位的高低自近而远地分别在主谈人员的两侧就坐。如果有翻译,可以安排就坐在主谈人员的右边

举行多边洽谈时,为了避免失礼,按照国际惯例,一般要以圆桌为洽谈桌来举行“圆桌会议”。这样一来,尊卑的界限就被淡化了。即便如此,在具体就坐时,仍然讲究各方的与会人员尽量同时入场,同时就坐。最起码主方人员不要在客方人员之前就坐。

3、洽谈的三大方针

洽谈过程中,双方人员的态度、心理、方式、手法等,都对洽谈构成重大的影响。

会议礼仪--会议前

请你回顾一下自己的工作状态,除了在自己工位上的时间、电话沟通的时间会多一些,还有哪种沟通方式多一些?这就是会议沟通。下面我们就来谈在会议当中应该注意哪些礼仪。

按参会人员来分类,会议基本上可以简单地分成公司外部会议和公司内部会议。公司外部会议,可以分成产品发布会、研讨会、座谈会等。

内部会议包括定期的工作周例会、月例会、年终的总结会、表彰会,以及计划会等等。

我们以外部会议为例,讲一讲商务礼仪中需要关注的一些细节。我们将会议分成会议前、会议中、会议后。

在会议前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这几方面:

WHEN-会议开始时间、持续时间

WHERE-会议地点确认

WHO-会议出席人

WHAT-会议议题

OTHERS-接送服务、会议设备及资料、公司纪念品等

WHEN-时间,你要告诉所有的参会人员,会议开始的时间和要进行多长时间。这样能够让参加会议的人员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

WHERE-地点,是指会议在什么地点进行,要注意会议室的布局是不是适合这个会议的进行。

WHO-人物,以外部客户参加的公司外部会议为例,会议有哪些人物来参加,公司这边谁来出席,是不是已经请到了适合外部的嘉宾来出席这个会议。

WHAT-会议的议题,就是要讨论哪些问题。

OTHERS-会议物品的准备,就是根据这次会议的类型、目的,需要哪些物品。比如纸、笔、笔记本、投影仪等等是不是需要用咖啡、小点心等。

会议礼仪--会议中

在会议进行当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这几方面:

⑴会议主持人

主持会议要注意介绍参会人员控制会议进程避免跑题或议而不决控制会议时间

⑵会议座次的安排

一般情况下,会议座次的安排分成两类:方桌会议和圆桌会议。

一般情况下会议室中是长方形的桌子,包括椭圆形,就是所谓的方桌会议,方桌可以体现主次。

在方桌会议中,特别要注意座次的安排。如果只有一位领导,那么他一般坐在这个长方形的短边的这边,或者是比较靠里的.位置。就是说以会议室的门为基准点,在里侧是主宾的位置。如果是由主客双方来参加的会议,一般分两侧来就坐,主人坐在会议桌的右边,而客人坐在会议桌的左边。

还有一种是为了尽量避免这种主次的安排,而以圆形桌为布局,就是圆桌会议。在圆桌会议中,则可以不用拘泥这么多的礼节,主要记住以门作为基准点,比较靠里面的位置是比较主要的座位,就可以了。

会议礼仪--会议后

在会议完毕之后,我们应该注意以下细节,才能够体现出良好的商务礼仪。主要包括:

会谈要形成文字结果,哪怕没有文字结果,也要形成阶段性的决议,落实到纸面上,还应该有专人负责相关事物的跟进;

赠送公司的纪念品;

参观,如参观公司,或厂房等。

如果必要,合影留念。

二、茶话会礼仪

和其他类型的商务性会议相比,茶话会是社交色彩最浓的一种。

1、茶话会目的

它是为了联络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的具有对外联络和招待性质的社交性集会。参加者可以不拘形式地自由发言为主,并且备有茶点。茶话会一般不排座次,起码座次安排不会过于明显。可以自由活动,与会者不用签到。

2、茶话会的举办

茶话会礼仪,具体内容主要涉及会议的主题、来宾邀请、时间地点的选择、茶点的准备、座次的安排、会议的议程、发言等七个方面。

第一,茶话会的主题,可以分为三类,即联谊、娱乐、专题。

以联谊为主题的茶话会,我们见得最多;以娱乐为主题的茶话会,为了活跃气氛,而安排一些文娱节目,并以此作为茶话会的主要内容,以现场的自由参加与即兴表演为主;专题茶话会,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或为某些专门问题而召开的茶话会,以听取某些专业人士的见解,或是和某些与本单位有特定关系的人士进行对话。

第二,主办单位在筹办茶话会时,必须围绕主题,来邀请来宾,尤其是确定好主要的与会者。

来宾可以是本单位的顾问、社会知名人士、合作伙伴等各方面人士。

茶话会的来宾名单一经确定,应立即以请柬的形式向对方提出正式邀请。按惯例,茶话会的请柬应在半个月之前被送达或寄达被邀请者,被邀请者可以不必答复。

第三,时间、空间的具体选择。

这是茶话会要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辞旧迎新、周年庆典、重大决策前后、遭遇危难挫折的时候,都是召开茶话会的良机。

根据惯例,举行茶话会的最佳时间是下午四点钟左右。有些时候,也可以安排在上午十点钟左右。在具体进行操作时,也不用墨守成规,应该以与会者特别是主要与会者的方便与否以及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为准。茶话会往往是可长可短的,关键是要看现场有多少人发言,发言是否踊跃。如果把时间限制在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内,它的效果往往会更好一些。

适合举行茶话会的场地主要有:一是主办单位的会议厅。二是宾馆的多功能厅。三是主办单位负责人的私家客厅。四是主办单位负责人的私家庭院或露天花园。五是包场高档的营业性茶楼或茶室。餐厅、歌厅、酒吧等地方,不合适举办茶话会。

第四,茶点的准备。茶话会不上主食,不安排品酒,只提供茶点。茶话会是重“说”不重“吃”的,没必要在吃的方面过多下功夫。

在茶话会上,为与会者所提供的茶点,应当被定位为配角。我们在进行准备时要注意的是:

对于用来待客的茶叶、茶具,务必要精心准备。应尽量挑选上品,不要滥竽充数。还要注意照顾与会者的不同口味。比方说是绿茶、花茶还是红茶。

最好选用陶瓷茶具,并且讲究茶杯、茶碗、茶壶成套。

除主要供应茶水外,在茶话会上还可以为与会者略备一些点心、水果或是地方风味小吃。需要注意的是,在茶话会上向与会者所供应的点心、水果或地方风味小吃,品种要适合、数量要充足,并要方便拿,同时还要配上擦手巾。

按惯例,在茶话会举行后不必再聚餐。

第五,座次的安排。

从总体上来讲,在安排与会者的具体座次时,必须和茶话会的主题相适应。

本文来源:http://www.phw1.com/p/20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