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的教案
时间:2025-06-07 作者:一篇好文糖类的教案(收藏2篇)。
糖类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陶行知用四块糖教育学生的故事,使学生懂得做错事后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学习陶行知理解他人的宝贵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5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陶行知用什么方法使学生主动认识了错误。
2、王友为什么会流下悔恨的眼泪,他是个怎样的学生。
课型:阅读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是我国的教育家,他在担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曾用四块糖使一个同学主动认识了错误,你相信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屋”。
2、自由读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全篇内容。
(2)小组互动。小组内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集体交流读懂了什么,了解学生自主读书情况。
3、抓住词句,理解课文。
(1)采用读读,画画,议议的方法,围绕“陶行知用什么方法教育学生”和“王友是个怎样的学生”这两个问题,相互讨论交流。画出相关语句,用多种形式朗读。
(2)自主合作,练习对话。
学生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注意加入人物表情、动作,从而体会到陶行知是用四次层层深入的话语对王友讲道理,使他主动认错的。而王友也不是坏孩子,他是个正直,善良的学生。
4、检查识字。
5、作业:回忆自己曾经犯过什么错误,当时老师是怎样教育你的,进行口语练习。
糖类的教案 篇2
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在四川创办了育才学校,并担任校长。有,他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正用泥块砸(zá)同班的男生,当即(jí)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shàn)良(liáng),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能主动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没有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
为了您方便浏览更多的糖类的教案网内容,请访问糖类的教案
本文来源:http://www.phw1.com/p/28176.html